交通运输部:我国公路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居世界前列
在今天(25日)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交通基础居世界前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表示,运输党的部国十八大以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居世界前列,公路规模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设施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网络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交通基础居世界前
2013年发布的运输国家公路网规划,提出到2030年,部国我国国家公路网总规模约40万公里,公路规模其中,设施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总规模分别为13.6万公里和26.5万公里。网络经过各方努力,交通基础居世界前截至2021年底,运输国家高速公路已建成11.7万公里,部国普通国道通车里程25.77万公里,完成比例分别达到85%和96.5%。
一是网络覆盖更加广泛。目前,以国家高速公路为主体的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覆盖了98.8%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连接了全国约88%的县级行政区和约95%的人口;普通国道基本覆盖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和常年开通的边境口岸,有效连接了重要乡镇、产业园区、交通枢纽以及旅游景区等。
二是设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到2021年底,国家高速公路中双向六车道及以上的路段占比达20.9%,京哈、京沪、京港澳、沈海、沪昆等国家高速公路的大量繁忙路段实施扩容改造,国家公路骨干通道服务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国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占比达79.6%,比2013年提高了约10%;98%以上的路面实现了沥青或水泥混凝土铺装,比2013年提高了约13%。
三是重大工程持续推进。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开通运营,成为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跨海工程。穿越沙漠戈壁无人区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成为继连霍高速后又一条进出疆大通道。超过22公里的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天山胜利隧道开工建设,不断刷新高速公路隧道世界纪录。
四是技术创新实现突破。以数字化地图、地质遥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北斗系统应用等为代表的公路勘察设计技术持续进步。软土、黄土、冻土以及沙漠地区公路修筑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公路路面结构和材料技术经受住了时间和大交通量的双重检验。超大跨径桥梁以及山岭区超长隧道、海底沉管隧道、大直径盾构隧道等相关技术和装备不断取得突破,“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隧”已成为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总台央视记者 唐颖)
(责任编辑:娱乐)
- 央行、银保监会: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
- 朗诗地产拟8550万元出售南京鑫贝盛投资全部股权
-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阿里、京东涨超7%。市场释放出什么信号?
- 一图看懂京东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18%
- 加码公募!兴证资管总经理人选出炉,为原永赢基金副总经理
- 4月22日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北京收治感染者1186例
- 减持利空突袭!大基建+方舱医院概念股中设股份六连板,散户大本营参与炒作
- 地产“及时雨”
- 百度集团-SW发布第三季度业绩 经营利润为53.17亿元按年增长130%
- 别让老人困在手机里:手机越玩越沉迷,养老钱越玩越少
- 日媒爆韩企疑在日外相访韩时赴“竹岛”海洋调查,日政客跳脚:往岸田脸上抹泥
- 绵阳新购住房公积金可提可贷:未纳入贷款额度计算的可用于首付
- 营收增长、大幅减亏,但快手海外业务也很难讲出新故事
- 李强在奉贤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更大程度压力测试,在“控得住、放得开”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