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陷入“大宗交易丑闻”之际,媒体爆出高盛曾向监管层举报
大摩陷入“大宗交易丑闻”之际,大摩大宗媒体爆出曾向监管层举报
来源:华尔街见闻
3年前,陷入在一次“非正式”讨论中,交易监管高盛就针对大摩的丑闻层举交易向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出了警告。
高盛向香港监管机构举报了的媒体大宗交易行为。
周四,爆出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高盛3年前,大摩大宗高盛向香港金融监管机构报告了竞争对手摩根士丹利进行的陷入一系列大宗交易,包括大量出售股票的交易监管情况。
报道称,丑闻层举3年前,媒体在一次“非正式”讨论中,爆出报高盛就针对大摩的高盛交易向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出了警告。因为在大摩准备将大宗交易的大摩大宗股票投放到市场前,这些公司的股价就出现了短暂下跌。
高盛的股票资本市场部门还就大摩执行大宗交易的一些股票走势进行了多次内部讨论。
此前在2月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调查金融业高管是否违反规定,在大宗交易前向对冲基金透露消息。
SEC已向大摩、高盛等投行以及几家对冲基金发出传票,要求它们提供交易记录和有关投资者与投行人士沟通的信息。
这也是大摩首次被披露陷入“大宗交易丑闻”。在大宗交易领域,目前受调查的大摩是去年活跃度最高的银行。Dealogic的数据显示,按价值计算,该银行主导了逾四分之一的交易,并赚取了逾3亿美元的费用。高盛也是该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大宗交易的“猫腻”其实早有征兆。华尔街日报对过去三年近400笔此类交易的分析显示,有关这些交易的信息经常会提前泄露出来——这种潜在非法行为让卖家损失了数百万美元,并让银行及其对冲基金客户从中受益。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美国的调查被公布以来,香港金融监管机构也开始询问银行的大宗交易行为。但目前尚不清楚香港当局是否调查了高盛员工的指控。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北京朝阳:流调发现有的感染者与病毒擦肩而过就被感染 请戴好口罩
- 货币急剧贬值!这国汇率突破心理线,央行有新动作 美债持续被抛售,美国房地产市场冷却
- 游戏周报:三季度中国游戏市场实际收入同比下降19%,奈飞宣布进军云游戏服务
- 美众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向特朗普发出传票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赵志耘:场景驱动正成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重要模式
- 道达投资手记:走势一波三折 需要新题材接力
- 道达投资手记:走势一波三折 需要新题材接力
- 耗资超800亿!今年来深市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热度不减,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 安徽省前十个月经济平稳运行,生产供给加快回升
- 公募三季报陆续披露,这些明星基金经理最新持仓策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