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陷阱

知识 2025-07-05 23:00:29 6244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教育价志阱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

近期,各地将陆续发布2022年高考成绩,部谨报并启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工作。防高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要积极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咨询等公共服务,愿填深入实施“2022高考护航行动”。导陷

教育部已协调相关互联网平台对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属地高校注册的教育价志阱官方网站、微博、部谨报微信公众号、防高百家号等在互联网上进行统一权威标识,愿填以便于广大考生和家长识别,导陷获取正规的教育价志阱招生政策和服务信息。

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要精心组织实施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部谨报即至少开展一次覆盖全体师生的防高志愿填报政策培训、提供一本志愿填报指导材料、愿填组织一场线上直播咨询活动、导陷播出一档电视或电台政策宣讲节目、发布一期志愿填报预警信息。同时,要积极运用有关互联网平台,组织高校开展线上高考咨询服务。

6月22日-28日,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将举办“2022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各高校将通过文字问答、视频直播两种方式为广大考生提供免费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各地教育部门、考试机构和高校也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多渠道多方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政策解读、参考信息和咨询指导。

同时,教育部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向考生和家长开展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精准、信息提供不准确、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请考生综合参考本地招生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有关高校提供的咨询服务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切勿轻信所谓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这里,梳理汇总了近年来一些虚假诈骗案例,将其形式特点公布于众,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1 虚假宣传拥有所谓“内部信息”

某网站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等等。事实上,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并不存在市面上的咨询机构或个人声称的“内部信息”。

2 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

某咨询机构打出广告,称团队的专家“获得高考志愿规划师认证”“来自著名高校”等。事实上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该机构所谓的“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家长购买这些机构的服务不仅花了冤枉钱,而且可能报错志愿。

3 咨询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有的机构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但实际上为提高所谓的志愿填报成功率,鼓动考生填报较低分数即可录取的高校或专业,损害考生的正当权益。

4 假借咨询服务名义进行诈骗

有的“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后,溜之大吉;有的伪造录取通知书,要求考生提前交学费;还有的机构要求考生填写许多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或者发送带有木马的链接,造成个人隐私信息外泄。

据教育部官网

本文地址:http://www.caramenggambar.com/news/383d1929942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施耐德电气熊宜:数字赋能 全程减碳

热搜!名创优品被曝店内不许放中文歌?网友:是中国品牌为何弱化这一概念

外媒:“粮食走廊”运营9天 12艘运粮船离开乌克兰港口

国家版权局印发《暂行规定》,推动著作权法和马拉喀什条约实施

牵手服贸会,拥抱更多商机

国泰君安(香港):维持中国铁塔收集评级 目标价升至1.12港元

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榜:500强利润增速创历史新高 国有企业贡献近80%利润

杨元庆重申联想没有造车计划,PC市场承压下新增长点在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