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成本受让专利,控股股东代垫资的近岸蛋白,还陷沃森生物依赖症
记者|张乔遇
2021年凭借1.22亿元的零成利控赖症采购,近岸蛋白不仅缓解了2020年新冠业务爆发后增速下滑的本受白还“尴尬”,还实现了收入90%以上的让专增长,能持续吗?股股
据悉,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近岸蛋白)将于4月29日上午接受科创板上市第34次审议会议。东代垫资的近上会前,岸蛋近岸蛋白共发生两轮问询。陷沃
近岸蛋白主要问题包含:一方面,森生公司2021年新冠业务部分收入下滑明显,物依目前收入增长最快业务主要依靠沃森生物,零成利控赖症应收账款回款比例下滑严重;另一方面,本受白还近岸蛋白控股股东除了无偿受让发明专利外,让专报告期(2019年至2021年)还存在代垫公司工资、股股原材料采购费、东代垫资的近房租以及代购软件等不规范行为。岸蛋
新冠收入增速下滑,沃森生物包增长
报告期内,近岸蛋白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557.43万元、1.79亿元和3.42亿元,2020年、2021年分别较上年度增长1.44亿元、1.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05.23%和90.16%,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近岸蛋白是一家专注重组蛋白应用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收入由八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和酶及试剂以及少部分CRO服务构成。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新冠相关业务的销售,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相关业务需求大增情况下,近岸蛋白依靠新冠诊断抗原、新冠非结构蛋白、新冠诊断抗体和新冠假病毒销售获得该年1.10亿元收入,占当期总收入比重超60%,带动2020年较2019年收入大增1.44亿元。
2021年,公司新冠相关业务收入1.26亿元,占当期总收入的比重为36.84%,较2020年增长1601.88万元,未能维持高增长。其中新冠诊断抗原收入下滑明显,公司解释为随着既往感染人群的增加以及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新冠抗体检测的必要性下降而导致的新冠诊断抗原市场需求下降。
2021年拉动近岸蛋白收入增长是系应用于mRNA疫苗药物的mRNA原料酶及试剂。2021年来自相关客户的收入1.29亿元,相较于2020年的288.58万元实现了大幅增长,成为近岸蛋白新的增长点。
根据Frost Sullivan数据,公司在国内mRNA原料酶及试剂市场国内厂商排名第一,2021年度已经占据国内市场39.80%的市场份额。
从金额来看,mRNA原料酶及试剂也是近岸蛋白客户报告期平均采购金额最高的业务,达到174.79万元,远超20.97万元平均采购量的体外诊断应用领域。截至2021年,近岸蛋白mRNA原料酶及试剂客户数量从上年的2名增至74名。
据悉,2021年近岸蛋白成为了沃森生物、艾博生物等国内重要mRNA疫苗研发、生产厂商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于2021年10月、2022年2月16日与沃森生物、丽凡达生物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mRNA研发及生产所需原料的质量需求和供货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近岸蛋白mRNA疫苗药物领域94.66%的销售收入来自沃森生物。
近岸蛋白应收账款余额从2019年的448.73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2425.46万元。截至2021年末,近岸蛋白应收账款达到1.02亿元,应收账款的回款比例却从上年的98.63%下降至39.32%。该笔应收账款中来自沃森生物与艾康生物两家客户金额合计8245.59万元,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为81.08%。
部分发明专利系受让取得,研发与生产人员交叉
截至招股书签署,近岸蛋白拥有发明专利15项,其中10项专利为原始取得,5项专利为受让取得。10项原始取得专利中8项均系2021年取得(其中3项在首次申报后取得)。
近岸蛋白表示:公司自2021年度起申请专利数量较多主要系公司出于实际研发进度及产品规划考虑而申请,是公司持续推动技术研发与经验积累的成果。
近岸蛋白受让取得的5项发明专利中4项为上海欣百诺转让、1项由惠和生物转让,对价为零。
截至招股书签署,控股股东上海欣百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直接持有近岸蛋白57.67%的股权,系近岸蛋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朱化星通过持有上海欣百诺、苏州帆岸、苏州捌岸、苏州玫岸股份,间接持有公司29.15%股份,并拥有公司71.24%股份的表决权。
惠和生物系上海欣百诺控制的其他企业,上海欣百诺持有惠和生物60.55%股权,对其拥有控制权。
此外,近岸蛋白持有的“抗人CD73抗体”(专利号:ZL2021102021939)还存在转让风险。宝船生物委托公司合作开发CD73项目,双方于2020年7月6日签署的《关于CD73项目的合作协议》。
根据上述协议约定,近岸蛋白应提供并交付CD73靶点的候选分子,由宝船生物从中挑选出其认为最优的分子,并由公司将该分子序列转让予宝船生物。
截至2021年近岸蛋白共有研发人员116人,占员工总数的23.11%,生产人员114人,占员工总数的22.71%。根据一轮问询的回复,近岸蛋白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研发人员从事生产工作或其他工作的偶发情况。
同时,近岸蛋白还存在研发样品由生产部门完成的情形。公司表示:研发费用和其他成本的交叉情形已根据受益对象进行结转,并已建立与研发投入相关的内控制度。
控股股东代垫工资,关联方曾存同业竞争
上述提到,上海欣百诺和惠和生物受让发明专利专利给近岸蛋白,实际上三者关系不止于此。
上海欣百诺在2004年10月设立,设立时曾从事重组蛋白产品的研发、CRO服务,以及生物医药相关的基础技术研究相关业务。近岸蛋白自2009年9月设立后至2012年12月期间,上海欣百诺重组蛋白产品相关业务逐渐转移至公司,上海欣百诺仅存在部分研发业务。
根据一轮问询回复,2012年12月至今,上海欣百诺作为投资控股平台与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或其他影响业务独立性的情形。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欣百诺存在为近岸蛋白代垫16名员工工资、代垫原材料、代垫房租、代购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用友ERP”)等费用,占报告期公司营业总成本比例分别为8.41%、4.77%和0.10%。
图片来源:招股书据悉,上述16名员工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实际承担了公司的行政管理、研发及财务管理职能。其中公司财务总监曾兼任上海欣百诺财务人员。
报告期内,上海欣百诺为公司代购软件费用为财务管理软件“用友ERP”功能模块的购置费用,金额为1.61万元。报告期内,公司与上海欣百诺存在在同一套服务器上使用财务软件“用友ERP”的情况。对此,近岸蛋白表示:公司与上海欣百诺分别拥有独立设立的账套,以及独立的软件账户及管理权限。
除此之外,报告期内,近岸蛋白报告期内因生产经营需要向上海欣百诺关联方借入合计905万元,利率4.35%。
另一方面,惠和生物作为近岸蛋白关联方,与公司存在关联销售、关联采购、代垫工资和转让资产等行为。报告期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203.32万元、381.95万元和52.11万元。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惠和生物曾从事GMP级重组蛋白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以改善其现金流状况,2020年12月,为解决与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及经常性关联交易问题,惠和生物将GMP级重组蛋白相关资产转让给公司并且不再从事与公司构成竞争的相关业务。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永顺控股香港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1497.5万港元同比增长43.8%
- 多城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 泉州、温州首套房最低可至3.8%
- 第43届东盟议会联盟大会在柬埔寨召开
- 北方国际签署印尼中加里曼丹炼化厂EPC合同
- 房源、租金和通勤:北京“新青年”租房图谱
- 金麒麟投顾大赛模拟组合交易周榜:银河证券、国元证券、海通证券投顾居榜单前三名(数据周期11.14-11.18)
- APOLLO出行发盈喜 预期12个月综合纯利不少于4000万港元
- 图解 | 上海再推生物医药新政: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
- 今年前10个月上海进出口总值3.46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 作为本届世界杯顶级赞助商,卡塔尔能源有多壕?
- “线上盲盒”引发乱象,专家建议有序规范避免投机
- 英媒:至少超过2亿英镑的俄罗斯石油以第三国进口名义进入英国
- 日元贬值影响Switch在日销售?任天堂:目前不打算硬件涨价,但盈利形势越来越严峻
- 中疾控:低风险区群众离开所在城市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
- 截至二季度末中国保险业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
- 全球资本的“活水”将流向何处
- 五道口金融学院周道许:金融科技安全是整个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22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制造智能决策控制(工业软件)》专题论坛于11月22日在南京举行
- 主要股东反对默多克将新闻集团与福克斯公司合并,倾向拆分等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