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人民生活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
记者 | 张倩楠
2022年5月12日,发改富足中共中央宣传部就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委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收入生活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群体规模超过4亿多人,按联合国的规模标准,我国的超亿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
胡祖才介绍,人民党的进入阶段十八大以来,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相对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殷实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发改富足“一个都不掉队”成为全面小康的委国标志性成就。
据介绍,收入生活近年来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规模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至2.5:1。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超过37辆,比2012年翻了1倍还多。
在其他民生指标中,十年来,城镇棚户区改造3961万套,惠及9000多万居民;1.8亿左右农村人口进城成为城镇的常住人口;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升至88.1%,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此外,这十年,社会保障网也全方位织密织牢。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7.9亿增加到10.3亿,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由5.4亿增加到13.6亿,居民医保的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610元,惠及10亿城乡居民。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9岁,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过去十年的民生建设成就是历史性的,全方位的,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 胡祖才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加大对薄弱环节、重点地区、困难群众的倾斜力度,努力让全体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介绍,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11.4%上升到18%以上,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美元,接近了高收入国家门槛。这些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相关文章:
- 外媒:欧盟批评德国等国能源补贴针对性不足
- 自动驾驶配送公司Nuro宣布裁员20%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一名在校学生核酸检测阳性,校园临时管控
- 楼市迎利好!央行、银保监会推出16条政策措施,多家国有大行给房企大额授信…什么信号?专家火线解读
- Tigress Financial下调迪士尼目标价至177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 曾经“风口上的猪”,历经10年猪八戒网再冲刺IPO
- 多部门出台政策引导露营有序发展 鼓励利用存量土地建设营地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 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 蒂森克虏伯田昊:氢能助力能源、工业绿色发展 数字化平台联通绿氢上下游协同降碳
- 走出大山来沪上班 沪滇劳务协作助青年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