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新东方的董老师终将成“旧人”
即使主播出口成章、旧人柴米油盐都能卖出风花雪月,评论可增加用户黏性、丨新培养购物习惯,东方的董提高转化率和复购率,老师都是旧人另一门学问
走红前,董宇辉被粉丝嘲笑长相平凡,评论卖个拽什么英语,丨新惨到一只梨都卖不出去。东方的董走红后,老师董宇辉被奉为“在逃兵马俑”,旧人直播间卖玉米,评论出口成章的丨新小作文,都能看哭粉丝万千。东方的董
复盘董宇辉的老师爆红、新东方股价的翻盘,与其说是天时地利的奇迹,不如说是顺应了平台“造顶流”的希冀。
去年底,伴随一句“我是俞敏洪,今天我是来卖农产品的”,新东方直播带货之路正式开启。然而,业绩的惨不忍睹,用“开门黑”都不足以形容。今年3-5月,俞敏洪进行了14场直播带货,场均销售额仅为13.2万元。
直到董宇辉的走红,局面才出现逆转。董老师更是一语成谶,预言了东方甄选的崛起——“天最黑的时候就是黎明,但只再坚持一下,天就亮了。”只不过,新东方直播间的黎明,适逢头部主播依赖路径被打破,流量神话无人扛旗。流量永远需要新的接棒人,平台也亟需新的话题。
“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每个人都能在15分钟内出名。”安迪·沃霍尔的这句名言,是对网红频现的极佳预言,也是平台制造爆款的底层逻辑。与直播兴起的红利期相比,卖惨带货屡遭诟病,“潘嘎”闹剧戳破明星泡沫,对只会扯着嗓门喊“上链接”的主播,粉丝极度厌倦……直播间的乌烟瘴气,需要一股清流来荡涤。
走进东方甄选直播间,网友感叹,原来下一代带货的密码是“寓教于货”,小时候上他们的课,长大了买他们的货。其实,真正激发下单之心的,还是一种共情心理。疫情之下,有人落魄失意、自甘下沉,也有人像董宇辉一样坚定,逆境中发光。
不过,从既往经验来看,只有情怀的生意做不长久。董宇辉掌握的词汇量再多,也架不住直播间货品的单薄。不少网友反映东方甄选选品范围窄、商品重复率太高。有人接连三天进入直播间,董宇辉都在卖大米,只好连买三袋。就算粉丝家再大,也用不着囤那么多余粮。即使主播出口成章、柴米油盐都能卖出风花雪月,可增加用户黏性、培养购物习惯,提高转化率和复购率,都是另一门学问,难度不亚于直播双语讲解黑洞、尼采、生命起源。
随着时间流逝、热度褪去,撞脸“兵马俑”的董宇辉成为直播“旧人”时,真正吸引用户买火腿的,终究还是口感和性价比。一旦货不对板,再多如“大自然的魔法和时光腌制而成”之类的华丽辞藻,也注定是一锤子买卖。
在“眼球经济”的时代,昙花一现的唏嘘太过常见。卖玉米时,董宇辉讲述了乡下童年,“自家地里的玉米香气扑鼻,边啃边跑,背后阳光温暖。没有痛苦要焦虑,没有情绪要照顾,没有烦心事要处理。玉米就是淡淡的回甘。”这一幕纯粹,太值得呵护;这一刻单纯,太值得留存。然而,知名度提升也是柄双刃剑,一旦被放到聚光灯下,优缺点都会被无限放大,流量反噬会随时闪现。
从现在看,同为农民的儿子,老俞和小董都还算冷静。前者认为爆红是一时的热闹,后者对关注诚感惶恐。其实,留住向光而行的初心,比守住流量更难。希望“心中有爱、身披铠甲”的董老师走得更远,更希望直播间里的大米新鲜、玉米香甜,别把消费者的情怀变抱怨。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如歌
相关文章:
- 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从“引、选、育、推”四个着力点服务地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
- 楼市再迎利好!“金融16条”出炉: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优质房企发行债券融资
- 大和:重申中通快递-SW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285港元
- 山东:28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福阳食品、思朗食品、南京云露调味品等
- 唯品会第三季度净营收216亿元,营销支出同比下降53.9%
- 赚钱的爱奇艺,还没逃出“爆款周期”
- 人民币中间价调贬411个基点,机构称短期将维持宽幅震荡趋势
- 2023年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下达:时间“更提前”,基建仍是主要投向
- 经济日报:养老理财务求安全保值
- “中国造,质量好!” 俄罗斯消费者把目光转向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