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乏、基础建设不完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这些挑战
“高等教育的缺乏数字化转型痛并快乐着。”
近日,基础建设在慧科高校教育数字化发展论坛上,不完慧科集团总裁刘媞提出上述观点。善高她认为,等教一方面数字化为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育数提升,尤其是字化转型教育的公平性、创新及组织效率上。面临但高校在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挑战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境。缺乏
最大的基础建设难题是基础建设不够完善,缺乏一些应用创新的不完场景;其次是现在的组织结构难以支撑专业化的数字化能力队伍的搭建;第三是数字化转型当中的组织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革,而这样的善高变化往往都会带来转型的阵痛。
行业协会智能应用服务分会秘书长邱钦伦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等教
首先,育数帮助学校建立数据资产,发展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能力。其次,数字资产积累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学校需注重数字化转型人才的培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大数据系副教授刘经纬称,“我们更关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疫情上网课期间。”
例如,中国大学慕课一场直播有几千人参加,如果没有数字化的实时反馈互动系统,很多人就会离开。他进一步表示,“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机制,一门网课可以支撑超百万人的学习,之前不敢想象的一些工作,普通学校的老师也能做到。”
刘经纬认为,校企结合是将来的趋势,由高校提供一线经验,企业有先进的开发能力和技术。
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都提到数字化人才缺口巨大的困境。百度智能交通业务教育行业解决方案总监苏磊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岗位的人才供需完全不平衡,根据第三方机构的人才需求报告预测,2025年,汽车行业人才缺口将达到100多万。”
苏磊认为,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的匹配度不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也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人才供需不平衡。
“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缺口在40万人左右。高校每年只能培养4000多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胡远奇表示。
胡远奇指出:“大量的人才缺口需要新型的教育途径来填补,数字化教育是解决人才缺口最有效的方法。”传统的理论计算推导、设计方法无法很好地体现实际介入的工作状态,而数字化仿真是必备手段。
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教育行业总监秦莉建议,企业要多为高校人才提供实训机会,让经验丰富的员工为年轻一代提供辅导,实现企业、学校、员工的三方共赢。
相关文章:
- 欧盟实施禁令前,欧洲交易商狂买俄罗斯柴油
- 工信部:1-8月光伏压延玻璃呈现“成本上涨、利润下滑”等运行态势
- 青海春天零投入,炒作诺奖得主酿酒
- 兴业银行:9月21日起调整储蓄及单位人民币存款利率
- 中国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在再保险“国际板”建设的前期将主动发挥头部企业的专业能力
- 八部门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 美联储决议后美股还有一劫!惨淡的Q3财报季即将来临
- 桂浩明:2000年,2000点——在研究所我感受到了对研究体系建设上取得进展的兴奋
- 国内油价调价窗口21日开启 或迎年内“第八跌”
- 粤水电:与易华录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城市数据湖产业园+新能源投资建设
相关推荐:
- 多股涨停!消息催化,这一板块逆势爆发!11天8板牛股复牌闪崩,前期牛股转头向下
- 2辆重型车辆追尾起火,1人受伤,安徽六安警方:明火已扑灭
- 受贿7343万余元!上海市原副市长龚道安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 交通运输部就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单位三类负责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办公室副主任戴钦公:证监会始终坚持“严”的行政处罚主基调
- 保险业助力绿色发展 “蓝碳”渐成创新焦点
- 今夜全球瞩目!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五大看点终极前瞻
- 三大运营商八月份运营数据分析:5G用户进入黄金增长期
- 王小龙: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持续推动农信系统高质量发展
- 美股疲弱表现背后:过去一年1/5投资者关闭交易账户